登录 注册
联系方式
教学服务部: 0551-64652807
0551-64652805
技术服务部: 0551-63633772
学历继续教育服务部: 0551-63656935
自考助学服务部: 0551-63633213
综合事务部: 0551-63695287
合作发展部: 0551-64652619
学习成果认证服务部: 0551-63517282

关注官方微信,随时随地学习

园区动态

安徽开放大学:构建“校本模式”学分银行见新招出成效

【文章来源:】 【添加人:admin】 【发布时间:2025-03-31】 【点击量:

在构建泛在可及终身教育体系的时代背景下,学分银行建设已成为推动教育公平、助力人才培养的必要环节。安徽开放大学以改革发展破题,通过试点先行、机制创新、场景扩容、着眼未来等新招,打造独具特色的学分银行"校本模式",助力学习者实现知识成果"流通变现",为教育公平与人才成长开辟新赛道。

试点先行——作为首批省级学分银行学习成果认证服务中心,接力网络园区承建精神,勇担学分银行建设“试验田”“先行者”。

作为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承建方,安徽开放大学在服务好入驻高校百万学子的同时,持续致力于办好校内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践行建设者和实践者双重职责。安徽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于2022年底获批成立后,安徽开放大学接力网络园区承建精神,在建设省级学分银行的同时,耕耘好首批省内学分银行学习成果认证服务中心,勇担省级学分银行“试验田”“先行者”,当好学分银行政策、制度制定的“小参谋”“小助手”。作为现有153个服务体系成员之一,积极推进认证服务中心建设,多次在安徽高校继续教育合作联盟以及下设专委会、安徽继续教育公共英语联盟以及长三角地区开放教育学分银行等平台交流认证服务中心建设经验,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努力探索前沿认证模式与场景应用,为全省提供“开大经验”。

机制创新——创新建立“高等院校-学分银行-技工院校”联动机制,鼓励学习者成为行业专业领域的“土专家”“小工匠”。

安徽开放大学与多个联盟高校、技工院校联合发起建立“高等院校-学分银行-技工院校”联动机制,搭建学历教育与技能成果互融互通桥梁,让技工院校学习者的技能学习成果获得更广泛的认可。目前,已累计发布高等学历继续教育8个专业学习成果认证标准,涵盖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前教育等专业。这些标准详细规定了每个专业不同课程的学习成果认证细则,从认证与转换说明、可替代课程到成果认定等都作出了清晰说明,为学习成果认证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有力推动了学习成果认证体系的完善,助力学习者弘扬“工匠精神”,成为行业领域的“土专家”“小工匠”。

场景扩容——通过激活学习者终身学习账户、启用学分银行平台“积分广场”、开展学位英语成果认证应用等方式实现学分银行使用场景扩容。

2025级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新生开学典礼中,安徽开放大学深入解读宣传学分银行认证政策与流程,为8020名新生开通终身学习账户,启用学分银行“积分广场”,共有200名新生使用积分兑换学习用品。2025级汉语言文学本科班新生胡玖玲表示:“学分银行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原来获奖证书、技能证书可以存进学分银行,未来有机会兑换学历教育学分,能为我省下不少时间与精力。”自2023年起,学校每年开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位英语学习成果统一认证活动,作为全省首批首个高校推动学位英语学习成果认证应用,帮助学习者兑换英语课程学分,减轻学业压力。2023级行政管理本科班苏浩在参与2024年学位英语成果认证时称赞道:“努力通过学位英语考试后,开放大学还有更好的‘绿色通道’在等着我,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成果认证服务,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母校对我们的关怀与支持。”

着眼未来——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充实标准体系、扩充应用场景、加强科学研究,为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贡献“开大力量”。

展望未来,安徽开放大学学习成果认证服务中心将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创新,进一步修订完善校内成果认证规章制度;深化落实“高等院校-学分银行-技工院校”联动机制,以机制为基础新增专业认证标准,努力实现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学习成果认证全覆盖;扩充成果认证应用场景,强化对内探索,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开展“行走的思政路线”打卡存储活动,容纳跨学校的学位英语学习成果认证应用;以项目为依托加强科学研究,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探索学分银行未来发展路径。不断发挥安徽开放大学先行先试力量,拓展学习成果认证的广度与深度,致力于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认证服务,为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贡献“开大力量”。

(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吕福香;审核:钱丰收;编辑:吕福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