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安徽开放大学锚定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创新构建“一体两翼三化”特色办学模式。以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为核心载体,以学分银行“成果通兑”与数智技术“精准赋能”为两翼驱动,以资源建设产教化、教学服务标准化、开放合作常态化为实践路径,在规模办学、质量提升、品牌塑造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效。先后入选全省首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示范基地、数字化标杆校,成为省域学历继续教育办学中坚力量。

图 安徽开放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框架体系
一体推进: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筑牢发展根基
学校自2013年起承建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自2018年、2020年牵头成立安徽继续教育公共英语联盟、安徽高校继续教育合作联盟,承担联盟秘书处工作,率先完成省域继续教育数字化转型,成为全省高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验田”。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深度融入高校联盟教学改革与质量保障专委会、学分银行建设专委会、服务农民学历与技能提升专委会工作,实现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创新发展“三维”一体推进发展模式。
两翼驱动:学分银行与数智技术激活发展新动能
——学分银行“成果通兑”打破学习壁垒
学校作为安徽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同步建设以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为主体的学习成果认证中心,创建“高等院校-学分银行-技工院校”联动机制,创新“积分广场”“学分兑换”等实践形式,让学分银行成为连接各类学习成果的“立交桥”。针对产业工人、农民等群体,探索“车间课堂”“农民学分银行”等特色场景,推动职业技能培训、学历教育学习成果双向转换,让学习者的每一份努力都能得到认可。
2021至2025年间,累计研制发布9个专业学习成果认证标准,覆盖大数据与会计、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多个专业。率先在省域内制定发布学位英语学习成果存储认定与转换实施细则并开展认证实践。累计完成86万条学生学习成果认证,198名学生通过学位英语学习成果认证。实现自考助学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成果互认。200名学生通过学分银行“积分广场”兑换学习用品,激发学习活力。
——数智技术“精准赋能”优化办学流程
借助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学校构建全流程质量管理和风险防控体系,实现教学管理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在报名环节,上线考生报名管理系统,助力精准维护考生信息;在加试环节,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节省学生时间成本;在入学环节,采用数字录取通知书查询和线上报到方式,提升学生入学效率;在教学环节,通过人脸识别、万兆负载均衡等技术,实现教学全过程智能监测,实时统计学生学习数据;在考核环节,实行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随学随考与纸质统考的有机结合;在毕业审核环节,持续优化智能审核程序,确保毕业数据精准无误。
2021至2025年间,园区平台持续升级迭代,依托华为云主机与CDN服务,实现校内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上线率、学生上线率、课程上线率三项100%,支撑2.6万在籍生同时在线学习,课程完成率稳定在88%以上。依托园区平台累计承载线上课程1371门次,课程学习总人次超33万,线上提交作业278万份,学生人均学习时长达92.8小时。上线42个虚拟实验系统,对接81门课程,以工科为主,覆盖5.3万人次。累计组织189名学习者参加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加试、1680名学生参加英语联盟学位外语考试。新生报到率96%,毕业率88%,稳定在较高区间。
三化支撑:多维实践夯实高质量发展底色
——资源建设产教化对接产业需求
紧扣地方产业发展导向,学校深入调研行业需求,联合企业专家论证专业设置,五年来新增应用化工技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汉语言文学等7个本专科专业,形成覆盖经济学、法学、工学、管理学等七大学科门类的28个专业体系。推动烹饪工艺与营养等专业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将企业真实项目融入教学过程,实现“学用结合”。
组建校内骨干师资团队,从科学性、有效性、丰富性维度严格把关课程质量。自建课程资源达1200门、4.4万条,其中视频资源2.8万讲。完成300门635讲优质课程资源更新。所有专业实现线上资源全覆盖。多门核心课程通过安徽继续教育在线平台、自考助学服务平台向全省开放共享,成为区域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重要来源。依托网络园区和高校联盟,创新建设全国首个继续教育领域《形势与政策》数字师资团队,建立思政课程资源更新完善机制。创新自建、共建、联盟、项目、引进“五式”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确保资源供给动能稳定。
——教学服务标准化提升办学质量
参与省级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制定。协助省厅搭建“安徽省产业工人求学圆梦学习平台”。累计正式印发11项教学管理制度,形成涵盖教学过程、团队管理、校外教学点管理、评价考核、毕业设计、学籍管理、改革发展等方面的办学标准。实施教学检查常态化机制,累计开展10次全覆盖教学检查,重点规范市县开放大学、校外教学点办学行为。定期整理学生学籍档案,加强档案管理,累计归档学生档案430卷、24573份。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开设“开学第一课”思政大课,组织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主题活动等。组织学生参加校园网络歌手大赛、读书摄影比赛、“开大杯”机器人大赛等。组织优秀毕业生、奖学金评选,给予学生精神与物质双重激励。累计评选优秀毕业生303名,107名学生获奖学金。通过“云典礼”“直播课堂”等创新形式,年均1.6万人次新生同步参与入学教育,切实感受到数字化学习的便捷与实效。
——开放合作常态化服务终身学习
加强与教学学院、市县开放大学、校外教学点、联盟高校等协同合作。创新“继续教育学院&各教学学院”联学联建新机制,有效推动资源建设、专业建设等工作。联动全省相关地市开放大学、教育部正式备案的校外教学点,形成覆盖城乡的办学网络,累计培养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毕业生4.3万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实用型人才。
校际合作持续深化,依托网络园区与安徽财经大学、阜阳师范大学、皖西学院、宿州学院4所高校合作授予本科学士学位,五年来累计为170名学生授予学士学位。法学、土木工程、会计学的学位需求逐年提升,最新年度学位授予人数增长73%。稳定运维安徽开放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公众号,公众号关注人数近万人,单篇点击最高浏览量近2000次。通过小红书等新媒体宣传办学信息。积极融入长三角地区开放教育学分银行及长三角高等继续教育联盟建设,推进20余次区域交流研讨会,探索跨区域交流合作。
五载耕耘结硕果,砥砺奋进再扬帆。2021至2025年,安徽开放大学以创新构建“一体两翼三化”特色办学模式为支撑,实现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从规模增长向内涵发展、从数字化向数智化的转型跨越,改革成效被《光明日报》等媒体报道。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深化“123”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框架体系建设,优化数智赋能办学策略,为建设教育强省、完善终身教育体系贡献更大力量。
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肖亚东(文)、杨墨(图);审核:钱丰收;编发:张文娟 王娅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3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