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安徽教育网)4月18日下午,省教育厅和安徽财经大学在合肥举行发布会,发布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系列研究报告(2014)。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高开华到会并致辞,省委副秘书长、皖北办主任陈启涛,省统计局局长钱晓康、省人大预算工委副主任张万方、省文化厅副厅长周明洁、省国资委副主任项小龙、省地方志办副巡视员王守亚、省皖北办专职副主任殷君伯、省社科联副院长杨俊龙、省社科联副主席范恒森、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副行长凌力等省直部门领导以及安徽财经大学校长丁忠明、副校长周加来出席发布会。

高开华指出:近年来,我省高校充分发挥智力优势,立足省情实际,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产学研紧密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取得了显著成绩。安徽财经大学多年来一直持续关注并动态跟踪研究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连续多年编制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报告,服务党和政府决策。学校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价值,推动了学校发展。高开华强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就加强智库建设作出重要指示。省教育厅将从三方面来推动高校智库建设:一是改进评价制度,树立质量导向,制定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标准,建立多元评价机制,把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实际贡献作为核心标准,改进绩效评估,形成自主建设、后期奖补、有进有退的动态管理体制;二是完善开放合作机制,大力推动协同创新,积极探索开放、集成、高效的新模式,整合科研资源,多部门、多学科、多领域联合攻关。三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加强宏观指导,推进简政放权,为高校用好办学自主权、实现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高开华要求全省高校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战略部署,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在人才培养上迈上新台阶,在科学研究上实现新突破,在服务社会上取得新业绩,在文化传承创新上作出新贡献,努力为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为充分发挥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自身优势,安徽财经大学2005年开始编写《安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07年开始编写《安徽省县域经济竞争力报告》和《安徽省贸易发展报告》等报告, 2013年系列研究报告增加到12部。12部报告中有10部研究安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2部研究我国合作经济发展。此次发布的是2013年已经公开出版的10部研究报告,具体包括,安徽财政发展报告、安徽劳动和社会保障发展研究报告、安徽投资发展研究报告、安徽贸易发展报告、安徽文化产业研究报告、安徽县域经济竞争力报告、安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安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皖北经济发展报告和安徽中小企业融资研究报告。发布会上,来自省属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对研究报告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有关专家点评指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系列研究报告数据详实,模型科学,分析了当前安徽经济社会运行的态势,分析了未来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结合安徽实际和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的因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是一个学术性、指导性、实践性很高的报告。
部分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人、合肥地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参加会议。人民网、中国教育报、安徽日报、安徽电视台等国家、省、市30多家媒体到会报道并作现场采访。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3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