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育网讯)金秋的安徽师范大学,清爽宜人,又一批充满希望与活力的青年学子满怀激情与梦想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赶来,将在安徽师范大学开始新的人生征程。9月3日,是2014级新生报到的日子。赭山校区与花津校区的17个院系在清晨6时许就开始了紧张而又有序的迎新工作。
迎新现场,人潮涌动,学院依次排开,橙色的帐篷点亮新生第一眼的温暖与希望。各学院负责迎新工作的师生,满怀热情,真诚地为每一位新生做好服务。
关怀备至,师生同是一家人
当天上午,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一起亲临新生报到现场,查看各个学院新生接待服务点,详细询问了各学院迎新工作的具体安排和新生报到情况,并向辛勤工作在迎新一线的老师和志愿者们表示亲切慰问,同时勉励大家要以人为本、抓好细节、真诚服务,做好各方面的迎新接待工作,特别是要做好有特殊需要或特殊困难的学生的接待和服务工作,让新生一入校门便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和关爱。
各个学院也针对本届新生的特点采取了诸多特殊的措施。此次美术学院的迎新队伍中就有来自云南灾区的学生,在学校发放录取通知书后,学院领导老师就与灾区同学取得联系,确保他们能安全顺利入学。“只有前期做好充足的准备,学生们进校后才会更加便利,”美术学院的团委老师谢传斌说。
历社学院新生张金琳身患先天性运动神经元萎缩,行动十分不便,张金琳也一直在与病魔抗争着,从来没有放弃对大学梦的追逐。她的父母说:“女儿很辛苦,能考到安师大是她日夜努力的结果,希望她能在校安心学习,拥有一个美好的大学生活。”历社学院领导对此事高度重视,在校学生处、后管处的联合帮扶下,现已顺利入住,她的大学生活也即将正式起航。
此外,安徽师范大学为贫困学子入学架起“绿色通道”,建立了“一站式”服务,确保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顺利入学。在绿色通道,学校为每一位贫困学子发放了爱心卧具,并且可以免费领取手机一部。
据悉,为了确保新生顺利入学,学校早在录取通知书中就寄送了安徽师大有关"助、缓、免"资助政策和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宣传材料;报到期间在继续做好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及相关资助工作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对于家中有双亲亡故、双亲有重大疾病、家庭受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学校将为他们每人发放1000元的特别助学金。
独立适应, 大学生活第一步
清晨六时许,许多新生都在家长的陪同下,拖着行李来到了报到处。
在数计学院迎新台前有这样一句标语“请让您的孩子独自完成入学第一步”吸引了记者的眼球。
安徽师范大学多年来一直积极鼓励新生们独立完成报到的所有手续,不过部分家长们显然是担心孩子出漏洞,紧紧跟随孩子们的步伐,在看到标语时不禁一愣,最终也在志愿者的劝说下,决定让孩子自己独立完成新生报到。一位家长坦言:“在家里,什么事情都是我们准备得好好的,这还是孩子第一次自己去办事儿。”
来自数计学院2013级软件专业的女生刘孝庆说:“我来自安徽六安,今天第一次来到大学,感到一切都很新鲜,第一次独立去报到,感觉挺有趣的,也接触了许多前辈。”而来自文学院2014级的汉语国际教育的吴菱辰则表示,她刚来报到的时候就把准考证忘在了车上,随后又匆匆的跑去车上拿,她说:“今天接送的学兄学姐们十分负责,我今后一定要学会独立做事。”
报到结束后,新生陆续与家人们去食堂用餐,来自天南地北的新生们,对食堂的饭菜口味也是各抒己见。当问及食堂的饭菜如何时,来自安庆的14级数计学院的新生陈帅,擦了擦嘴角,对记者笑了笑,表示食堂的饭菜还是很合胃口的,在一旁的妈妈也向记者说到:“本来还担心食堂的饭菜是否合孩子胃口,看来现在是没有这个必要了。”
展现个性,学院服务真贴心
各学院在今年迎新上不仅承袭了往年各有特色的传统,用极具特色的展板展示学院特色,而且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创新。既考虑到了新生入学后在校园认知上的方方面面,还为新生及家长带来更多生活上的贴心服务。
通过对2014级思想政治专业的辅导员周老师的采访,记者了解到政治学院不仅在展板、学生工作方面力求做到更全面、更细致,并且开展了一项“便利贴”活动,即新生在报道后将自己对于大学生活的期望写下来贴在展板上,同时政治学院的学生志愿者们会邀请家长在展板前合影,来拉近新生、家长与大学校园的距离。
国旅学院的旅游爱好者协会特别设置了导游队,为新生提供志愿服务。2013级旅游管理专业的钱美玲同学表示,她和同学们带领了很多家长和新生参观并介绍校园,让他们更加熟悉校园环境。国旅学院已经毕业的学子们还特别制作了校园卡的卡套,给学弟学妹们带来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环科学院自制啤酒,不仅展现了本院的专业之外,更用这样一种创新的迎新手段为新生家长提供便利服务。鉴于天气原因,经管学院为家长和新生提供了爱心雨伞,同时经管院开展了一项“以新迎新”的新生参与迎新的活动,2014级物流管理专业的梅冬贤同学就参与其中,并表示非常愿意为更多的同学服务。
此次迎新中,数计学院对于新疆学生的迎接工作上也有了新的安排。数计学院的徐彪老师表示:“考虑到新疆学生来校报道要经历七十多个小时的路程,学院特别安排了接站工作,与此同时,学院还特别在每个维族学生的床头用维语写了欢迎词,让远方的孩子有一种家的感觉。”
大显身手,新新媒介来迎新
为了让新生们更方便的得到新生入学指南和注意事项,更快捷的获取学院的最新动态,许多学院都在展板或传单上发布了学院微信的二维码,通过扫一扫的方式关注并获取资讯。此外,传媒学院2011级广告专业徐衡同学自制的app“微校师大”也于今年首次应用于迎新中,通过“微校师大”,新生们能够更细致全面的了解到师大和师大周边的特色推荐。
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中心、大学生记者团通过新浪微博对本次迎新进行微直播,全方位、全视角展现迎新日的盛况。除此之外,大学生记者团青梅团队运营的手机客户端“安师青梅(qm)”上推出了“新生签到爆照”活动。在这里,新生可以快速找到同学、老乡,也为新老生搭建一个交流平台,新生提问,老生回答,立体感十足。
迎新工作如火如荼,校园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但是每一个环节都秩序井然,确保新生顺利报到。新学期,新氛围,新气象,新同学将从这里起航,开始他们豪情满怀、写意人生的大学生活。(特约通讯员:袁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