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淮北市积极融入上海等长三角主要城市产业发展需求兴办职业教育,拥有国家示范校1所濉溪职业技术学校,国家重点校2所淮北工业与艺术学校、淮北卫生学校,高职院校2所,中职学校8所,技师学院2所,在校生4.7万余人。
专业产业“联通”。建立专业设置动态机制,打通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瞄准长三角城市产业发展方向,对接本市六大主导产业和“四基一高一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置全市各级各类职业院校设置122个专业,其中,停办17个老旧专业,新增机器人、3D打印、快递运营管理、新能源汽车维修等13个专业。
校企合作“联姻”。引进“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等高水平技能人才进校,成立了6个大师工作室,形成近400人的教、学、研团队;引进企业进校园,为学生就业服务;引领职业院校进园区,解企业用工难题。
集约发展“联合”。成立现代职业教育联盟、现代机电、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4大职业教育集团,集聚市内外12所职教院校、15个政府部门、8个行业协会、80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催化函育精品专业和品牌学校。淮北市现代职业教育联盟入选省级示范职教集团。
三位一体“联动”。高目标科学谋划“十四五”职业教育工作发展规划和布局,初步搭建高质量的中职教育、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的高职教育、应用技术型普通本科教育三位一体的职业教育体系。引进中国科培教育集团,兴办应用技术型高校淮北理工学院。已于3月下旬接受教育部专家组评估验收,计划于今年秋季招生2500人。
学校对接社会。成立现代机电、现代服务业等职教集团,现代职教联盟入选省级示范职教集团,集聚市内外2所高职、10所中职、15个政府部门、8个行业协会、80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育人。
专业对接产业。建立专业设置动态机制,对接该市主导产业和“四基一高一大”战新产业,设置122个专业,停办17个专业,新增机器人等13个专业。
专业对接企业。推进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院校的36个主干专业对接企业。
人才对接岗位。引进“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等人才进校,成立6个大师工作室,形成近400人的教学研团队;引企业进校园、职业院校进园区,服务学生就业。
院校对接园区。推进各职业院校根据本校办学特色和开设的主干专业,分7组对接与之关系密切的产业园区或行业。围绕院校、企业的需求,双方开展多形式的双对接活动,建立相对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突出开展订单式或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实习及就业、工学一体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共建实训基地、为企业代加工产品或与企业开展产品研发、职工技能提升培训聘请企业技师为职业院校兼职教师和学校专业教师到企业定期实践活动等7个方面的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