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职业教育让我的人生更加精彩”“我今年6月毕业,已经找到了合适的工作”“我在饭店上班,等练好手艺、攒够钱,以后也自己开个店”……得益于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如今在安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利用在职业学校学习的技术,走向充满希望的明天,迎来属于自己的出彩人生。
合肥市:完善体系 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公布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和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名单,全国共21个城市入选。合肥市成功入选‘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记者了解到,合肥市职业教育与产业经济深度融合,打造了“公共实训中心、校内实训室、挂牌企业实训基地、双创中心”四位一体实习实训体系,走出了一条市级统筹、开放共享、产教融合、多元联动和国际合作的发展之路。
2020年,合肥市坚持将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推动经济创新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助推GDP成功突破万亿元,并出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办法》《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办法》《合肥市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20~2022年)》,为职业教育制订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机制。
此外,该市积极开展安徽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项目申报,推荐申报建设项目120个;牵头成立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联盟(G33+)、“长三角高职院校学前教育联盟”;鼓励中、高职院校与德国职业院校合作,开展“五年一贯制”人才联合培养学生超150人;完成职业培训计划达16.3485万人次,完成率158.7%;帮扶皖北贫困地区职业院校,发放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4037.05万元,资助学生2.9681万人……
财政投入上的倾斜同样体现了该市在发展职业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通过严格落实地方教育附加不低于30%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实行中职学生全免学费政策,切实将职业学校生均综合定额提高至1.3万元、高职生均拨款达2万元,“十三五”期间财政性经费累计支出超100亿元。截至目前,该市现有应用型本科11所、高职36所、中职53所,在校生分别为14万人 、22.6万人、11.6万人,开设专业128个。
长三角高职院校学前教育联盟在合肥市成立
滁州市:强化基础 助推质效同步提升
“全市有职业院校12所,其中高职院校2所、中职学校10所,共有在校生近7万人。”滁州市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以中等职业学校分类评估为契机,大力推进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2019年以来,投资近15亿元重新选址迁建市应用技术学校、市信息工程学校和市机械工业学校等三所学校,扩建滁州市机电工程学校、天长市工业学校。2020年,天长市工业学校建成3万平方米实训中心,定远化工学校新征占地100亩,滁州市旅游商贸学校新征占地152亩,凤阳科技学校建成2万平方米实训中心。现在,全市10所公办学校全部达到中职办学标准。
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好,推动职业教育改革显成效。在加快试点改革方面,该市12所职业院校共17个项目被教育部列为第二批“1+X”证书试点项目,现有试点证书 22 个,总报考率100%,各证书考核率97%,证书合格率80%;在加强校企合作方面,职业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35份,共建共享课程46门,共同开发教材48门,订单培养学生数2419人,实现技术技能人才的精准有效供给;在加速品牌形成方面,安徽滁州职教集团入选全国示范职教集团,建成省示范特色校6所、省示范专业17个、省示范实训基地17个、省名师工作坊11个、省现代学徒制试点校2个、省大赛基地2个,创建2个第三批省级校企合作示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该市在我省各市率先建立滁州市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创新做法为落实《安徽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的“支持将省直部门、单位所属中职学校划转到所在市管理”要求提供了样板。目前,形成了政府强力统筹、社会广泛参与、校企深度融合、中高职协调发展、各市(县、区)均衡并进、质量效益同步提升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和特色。
滁州市信息工程学校参加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酒店服务赛项
金寨县:盘活资源 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金寨县中等职业教育快速跻身全省第一方阵、成功创建第四批“全国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金寨职业学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教育管理50强”“2020年中国职业院校智慧校园50强”等荣誉称号……一组组亮眼数据的背后都离不开该县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金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出台《金寨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中共金寨县委 金寨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安徽金寨职业学校 安徽金寨技师学院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建立了跨部门协同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机制。
记者还了解到,围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该县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去年先后举办各类培训178期,培训超1万人次。其中创业培训185人次,电子商务培训2975人次,技能脱贫培训2276人次,家政服务培训1363人次,企业岗前培训1806人次,企业能力提升培训188人次,退役士兵培训98人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419人等。
2020年,金寨职业学校成功申报“健康服务与管理”和“航空服务与管理”等专业,2021年将继续申报护理等服务民生健康的专业。2020年,在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优秀论文、优秀教学软件和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该校教师荣获一个二等奖、五个三等奖;在2020年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该校三位教师获得省级三等奖;2020年,该校获省级课题立项一项,市级课题研究两项。
“适应金寨县经济社会发展,加快革命老区脱贫致富步伐,全面整合金寨县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资源,持续发力,建设高水平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围绕这一目标,盘活当地资源,促使该县职教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
2021年金寨县第一期创业培训开班仪式
临泉县:优化布局 保障技能人才供给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近年来,临泉县出台《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临泉县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等文件,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职业教育发展等,形成了全县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的职教格局。
如何让家庭经济困难的中职学生上好学?该县出台《关于让全县每名初中毕业生完成中等教育实施意见》,把中职招生纳入对初中办学水平督导体系,把控辍保学纳入年终教育工作综合考核。2020年,该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2.1%,职普比达47.84∶52.16。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全县公民办中职学校学生免学费、助学金和奖学金等制度,协调增设勤工俭学岗位,灵活安排学生的跟岗、顶岗实习。
“我们优化了县域内职业学校布局和专业布局,将全县原来的五所公办中职学校整合为两所,将全县人社、农委和工会等部门的技能培训进行了整合,将临泉县科技信息学校委托皖北学校管理”。该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强校企合作、校际联合,增设了电子商务、高级乘务和形象设计等几个市场前景较好的特色专业。大力推进1+X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和现代学徒制等育人模式,其中八个项目的1+X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成功申报。
近年来,该县砥砺奋进,结出了职业教育硕果。“十三五”期间,各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2020年就业率达95%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达80%以上,就业稳定率达85%以上。职业学校办学规模快速扩大,全日制在校生从2016年的3110人跃升到2020年的1.5万余人。职业学校社会技能培训成效斐然,去年受疫情防控影响,该县仍完成培训任务超过1.6万人次。
岳西县:深化改革 打破职校育人瓶颈
抓机遇、强管理、提内涵……岳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始终以办好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为抓手,以创新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为引领,于2011年完成职业教育布局调整,安庆大别山科技学校成为该县唯一一所中职学校。
目前,该校占地面积251.2亩(其中新校区190亩,老校区61.2亩),被认定为国家级国防教育特色学校、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被列为省级示范特色重点建设学校、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典型学校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在校生近年来均超3000人,2020年正式教职工181人。
中专能否继续提升学历?这是中职学生和家长最关注的问题之一。该校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保障人才供给能力。近五年,该校对口高考本科录取人数三居安庆市第一,三进全省十强。其中2016年有143人,2017年有107人,2018年有87人,2019年有161人,2020年有82人。在省、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该校学生也频频获奖,近五年获全国技能大赛二等奖3个、三等奖5个;获全省技能大赛一等奖13个、二等奖25个、三等奖41个;获市级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累计700余项。因为在国家或省级技能大赛获奖,九名学生免试录取本科。
专业群与产业链对接、专业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要求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该县还通过企业冠名办班、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等方式,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与二十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产教融合长效机制。近三年来,安庆大别山科技学校累计开展职业技能与扶贫脱贫培训6188人次,提供技能等级鉴定近7000人次,为全县24个乡镇开展建设规划专业培训,为117户帮扶户制订产业发展方案,为岳西县脱贫摘帽、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安庆大别山科技学校参加2021年全国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项目)团体比赛
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推进相关政策打下坚实基础,我省培养出了一批批支撑起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营造出了皆可成才、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职业教育的人才结构不断优化,服务能力逐步增强,不断迸发职教育人正效应。
2021-10-14 安青网讯 □通讯员 卢万胜 本报记者 饶艳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