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开放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
行政管理专业(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20402
一、专业基本情况
办学层次:专升本
学习形式:业余
学制:2.5年
修读年限:2.5-4.5年
所属学科门类:管理学
学位授予门类:管理学
二、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原则,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具有公共意识、公共精神、公共责任和国际化视野,具备较强的行政管理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学生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具备现代管理意识、政治素养与人文精神,可以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
本专业培养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了解、拥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具有敬业爱岗、乐于奉献、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备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行政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行政管理方法、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实证研究等技能,具备行政管理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具有比较扎实的管理学、法学、外语、计算机知识及较强的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以及向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基本能力。熟悉党和国家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掌握行政管理学科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现代行政管理方法与技术,并能运用行政管理学相关知识分析行政管理的活动与过程。
三、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表1 职业能力分解表
专业能力 | 社会能力 | 方法能力 |
(1) 调查分析能力
(2) 政策研究能力
(3) 公共服务能力
(4) 管理创新能力
| (1)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2)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3)较强的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4)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5)较强的行政管理业务能力 | (1)较好的办公自动化设备、软件使用能力以及电子公文处理能力。 (2)较好的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 (3)较好的系统分析、资源运用、组织协调、冲突解决等方面的能力 (4)较好的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公关应变能力。 (5)较好的组织变革、管理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
表2 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要求
职业岗位描述 | 对应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 支撑课程 |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岗位
| 知识:掌握经济活动与行政管理过程中的法律法规以及政治学和政府管理知识。 能力:具备良好的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分析能力。 素质: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较高的政治素质,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工作责任心,以及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行政伦理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公共政策概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政府经济学 |
企业行政管理岗位 | 知识:掌握企业行政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创业方面的知识 能力: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以及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素质: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执行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 | 行政领导学、城市管理学、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电子政务 |
社会团体工作岗位
| 知识:掌握国家机构知识、政党和社会组织的管理知识。 能力:具备行政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内部管理能力以及公共服务能力。 素质:具有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以及较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 非政府组织概论、社会保障学、国际政治、 |
四、课程设置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职业拓展课、通识课和实践教学环节六个模块。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和“四史”学习教育专题等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时开设大学英语课、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指南等课程。专业课主要是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行政领导学、公共政策概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等课程,职业能力拓展课包括地方政府学、非政府组织概论、政府公共关系、电子政务等课程,通识课主要开设安徽地域文化、职业生涯规划、实用法律基础等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分为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
五、教学形式
本专业教师团队目前共有专兼职教师20余人,其中正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17人。
课程教学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教学依托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安徽继续教育在线平台开展,课程依据需要组织线下教学,各专业结合实际安排虚拟实验课程。
(一)线上教学
专业教学计划内课程由主持教师在对本专业学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整体设计、模块安排、任务驱动、多元交互、立体评价的原则科学设计线上教学过程。线上教学设计根据本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模块,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落实教学环节,指导学生使用教学资源。
(二)线下教学
专业教学计划内课程依据需要组织线下教学。线下教学组织形式有“省校组织”、“学习中心组织”及“自主安排”三种。“省校组织”面向专业核心课程,由省校统一安排,围绕课程总结、重难点及复习指导,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组织教师录制辅导视频并上传至平台。“学习中心组织”由各学习中心组织安排面授辅导和实践环节。“自主安排”由各学习中心自主决定是否安排线下教学活动。
本专业要求组织线下教学的课程为专业核心课和专业基础课程。其中,《公共政策概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学》《城市管理学》等四门专业核心课的线下教学由省校统一组织。《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行政伦理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行政领导学》《政府经济学》等五门专业基础课程的线下教学则由各学习中心组织依据教学需要自安排。
六、学时与学分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总学时不低于1600学时。学时与学分按照18学时计1学分进行换算。依据《安徽开放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业余)课程学分认定与转换规则(试行)》认定与转换英语课程、计算机课程、自学考试单科课程、安徽继续教育在线平台“课程超市”课程等内容的学分认定与转换,学生可申请相应课程学分认证。
七、考核、毕业学分要求与学位授予
(一)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是过程性考核(平时成绩)与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相结合。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闭卷考试的课程其平时成绩占50%,期末考试成绩占50%。
(二)毕业学分要求
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修满最低毕业学分,并达到其他相关毕业要求,即可获得安徽开放大学成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文凭。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可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三)学位授予
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6学分。学生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修满最低毕业学分,考核合格,即可获得安徽开放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科毕业证书。
依据安徽开放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业余)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审核及学位证书颁发实施细则,凡具有安徽开放大学学籍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业余)本科毕业生,符合下列全部条件的,可申请授予本科学士学位: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品行端正。
2.修完本教学计划规定开设的全部课程,经审核准予毕业,且平均成绩达到70分及以上(含70分),学分认定转换课程成绩视同达标。
3.英语成绩合格:参加安徽继续教育公共英语联盟学士学位英语考试且成绩合格。
4.独立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并通过答辩,成绩“良好”及以上。
5.取得毕业资格当年进行申报,且只能申请一次。
八、教学实施保障
(一)师资情况
本专业师资配置主要依托安徽开放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团队”,专业基础课、职业能力课、职业拓展课等均由团队教师负责管理。
专业依托安徽开放大学系统办学优势,由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和锐意进取的青年教师组成,致力打造专业教学团队,注重师资梯队化建设,形成了年龄层次、知识结构、学术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的教师队伍。目前,该团队共有专兼职教师20余人,其中正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17人。学历方面,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20人,研究生学历占比100%;年龄结构上,50-59岁3人,40-50岁4人,30-40岁11人,30岁以下2人。学历层次较高,年龄层次、知识结构、学术结构合理。
(二)培养过程
1.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安徽继续教育在线平台,依据“整体设计、模块安排、任务驱动、多元交互、立体评价”的教学设计思路,探索并实践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适应成人学习需求,体现远程教育的优势和特色。积极探讨在线学习的干预与促进,从资源、设计、监督、服务等方面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效。
2.明确培养目标
为实现培养方案所确定的目标,对学生在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提出了如下要求:(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具备本专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前沿信息和发展动态,接受全面、系统的专业训练和考核;形成牢固的专业知识结构,建立较为扎实的发展基础;(3)能写会管、适应性强,具备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能力,包括:行政事务的处理能力;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组织和策划的能力;文字、口头的表达能力和办公自动化的操作能力。
3.课程教学方法
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支撑下,以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中心,以教育者引导学习为关键,以支持服务系统助学为基础,以质量监控体系促学为保障,“自学、导学、助学、促学”互动一体、相辅相成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学模式。
4.学习评价体系
根据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要求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考核方式,专业基础课程实行“随学随考”,专业核心课程实行“纸质考试”,职业拓展课程与通识课程实行“百分百形考”。注重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的一体化设计。
5.支持服务体系
安徽开放大学为保障教学服务体系有章可循、顺利实施,依据自身办学实情制定教学管理、课程考核、学籍管理、毕业设计(论文)等规章制度,不断促进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协同教务处、各学院、系统分校、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中心等建立起联动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提供一站式的学习支持服务,保障学习者学习过程的顺利便捷。
在质量管理方面,学校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教学依托安徽继续教育在线平台开展。主干课程依据需要组织线下教学。无论线上线下教学,均实施教学督导,切实监督教师及学生的上课质量。同时学校建立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从各方面切实保障教学质量。
九、教学进程表
行政管理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进程表
课 程 类 别 | 模块最低毕业学分 | 序 号 | 课程 代码 | 课 程 名 称 |
学
分 |
总 学 时 | 各学期学时分配 | 考核 方式 | |||||||||||||
线 上 教 学 | 线 下 教 学 | 实 验 实 训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过 程 性 考 核 | 终结性 考核 | ||||||||||||
闭卷 | 开卷 | ||||||||||||||||||||
共 基 础 课 | 23 | 1 | 学习指南 | 2 | 36 | 36 | √ | √ | √ | ||||||||||||
2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54 | 54 | 18 | √ | √ | √ | |||||||||||||
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54 | 36 | 18 | √ | √ | √ | |||||||||||||
4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3 | 54 | 54 | √ | √ | √ | ||||||||||||||
5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4 | 72 | 72 | √ | √ | √ | ||||||||||||||
6 | 形势与政策1 | 0.5 | 9 | 9 | √ | √ | √ | ||||||||||||||
7 | 形势与政策2 | 0.5 | 9 | 9 | √ | √ | √ | ||||||||||||||
8 | 形势与政策3 | 0.5 | 9 | 9 | √ | √ | √ | ||||||||||||||
9 | 形势与政策4 | 0.5 | 9 | 9 | √ | √ | √ | ||||||||||||||
10 | “四史”学习教育专题 | 2 | 36 | 36 | √ | √ | √ | ||||||||||||||
11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3 | 54 | 54 | √ | √ | √ | ||||||||||||||
12 | 大学英语(专)1 | 2 | 36 | 36 | √ | √ | √ | ||||||||||||||
13 | 大学英语(专)2 | 2 | 36 | 36 | √ | √ | √ | ||||||||||||||
小计 | 26 | 468 | 432 | 36 | 279 | 117 | 9 | 9 | |||||||||||||
专 业 基 础 课 | 13 | 13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 4 | 72 | 48 | 24 | √ | √ | √ | |||||||||||
14 | 行政伦理学 | 4 | 72 | 48 | 24 | √ | √ | √ | |||||||||||||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 4 | 72 | 48 | 24 | √ | √ | √ | ||||||||||||||
行政领导学 | 4 | 72 | 48 | 24 | √ | √ | √ | ||||||||||||||
15 | 政府经济学 | 4 | 72 | 48 | 24 | √ | √ | √ | |||||||||||||
小计 | 20 | 360 | 240 | 120 | 72 | 216 | 72 | ||||||||||||||
专 业 核 心 课 | 24 | 16 | 公共政策概论 | 4 | 72 | 68 | 4 | √ | √ | √ | |||||||||||
17 |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 | 4 | 72 | 68 | 4 | √ | √ | √ | |||||||||||||
18 | 社会保障学 | 4 | 72 | 68 | 4 | √ | √ | √ | |||||||||||||
19 | 城市管理学 | 4 | 72 | 68 | 4 | √ | √ | √ | |||||||||||||
小计 | 16 | 288 | 272 | 16 | 72 | 144 | 72 | ||||||||||||||
职 业 拓 展 课 | 4 | 22 | 非政府组织概论 | 4 | 72 | 48 | 24 | √ | √ | √ | |||||||||||
23 | 地方政府学 | 4 | 72 | 48 | 24 | √ | √ | √ | |||||||||||||
24 | 政府公共关系 | 4 | 72 | 48 | 24 | √ | √ | √ | |||||||||||||
组织行为学 | 4 | 72 | 48 | 24 | √ | √ | √ |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 4 | 72 | 48 | 24 | √ | √ | √ | ||||||||||||||
国际政治 | 3 | 54 | 36 | 18 | √ | √ | √ | ||||||||||||||
25 | 电子政务 | 4 | 72 | 48 | 24 | √ | √ | √ | |||||||||||||
小计 | 27 | 486 | 324 | 162 | 144 | 144 | 72 | 72 | 54 | ||||||||||||
通识课 | 4 | 26 | 心理健康教育 | 2 | 36 | 36 | √ | √ | |||||||||||||
27 | 安徽地域文化 | 2 | 36 | 36 | √ | √ | |||||||||||||||
28 | 管理方法与艺术 | 2 | 36 | 36 | √ | √ | |||||||||||||||
29 | 生态文明建设专题 | 1 | 18 | 18 | √ | √ | |||||||||||||||
30 | 职业生涯规划 | 2 | 36 | 36 | √ | √ | |||||||||||||||
31 | 实用法律基础 | 2 | 36 | 36 | √ | √ | |||||||||||||||
小计 | 11 | 198 | 198 | 18 | 72 | 108 | |||||||||||||||
实 践 教 学 环 节 | 8 | 32 | 毕业实践 | 8 | 144 | 48 | 96 | √ | √ | ||||||||||||
小计 | 8 | 144 | 48 | 96 | 144 | ||||||||||||||||
合 计 | 108 | 1944 | 1514 | 430 | 585 | 765 | 621 | 153 | 198 | ||||||||||||
百分比(%) | 78 | 22 | 25 | 34 | 27 | 6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