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教育厅正式印发《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5年安徽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认证服务体系备案结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各单位申报基础上,经专家评议,同意黄山学院学习成果认证中心等32所学分银行认证服务中心、分中心备案。截至目前,安徽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单位总数已达185所,包括97所高校认证服务中心、63所地方认证服务中心(分中心)、22所中职认证服务中心以及3所农民学分银行服务分中心。
《通知》强调,有关高校及市县教育局需强化政策保障,落实和完善安徽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认证服务体系组织机构建设,为学分银行业务开展提供条件保障;同时需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提高学习者对学分银行的认知度和参与度,鼓励学习者通过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积累学习成果积分和学分,丰富个人终身学习档案,助力终身学习体系完善与发展。
《通知》要求,安徽开放大学、安徽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需进一步组织研制学分银行制度框架,加快平台建设,开展业务咨询、培训与指导工作;各相关学习成果认证服务中心、分中心要立足区域,开展制度创新,打造特色案例,通过上下联动、创新工作方式,扎实做好学习成果存储、认证与转换全流程服务。
《通知》明确,各地各高校要贯彻落实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要求,根据省教育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学习成果存储、认证、转换与应用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以国家和我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制度为基础,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制定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实施细则,明确各类成果的认定标准、流程和比例,并依托安徽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平台开展实践运用。
《通知》提出,同区域、同层次学校需积极开展合作,通过协议、联盟等形式推进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学生交流、联合培养;鼓励与长三角地区及其他地区高水平高校开展跨区域合作,建立学分互认机制;同时推进教育与职业融合,探索建立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学历教育的双向认定制度。
未来,安徽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将按照《通知》要求,进一步推进学分银行实体运行,完善制度规范与技术支撑体系,深化区域协同创新,构建覆盖城乡、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为教育强省建设注入新动能,助力全民终身学习目标实现。(通讯员:梁晓晴;审核:钱丰收;编发:梁晓晴)